南京论坛

 找回密码
立即注册
热搜: 美食 租房 考研
查看: 2057|回复: 16

为什么华为不造“华为汽车”呢?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郁闷
    2022-9-6 09:52
  • 签到天数: 1 天

    [LV.1]初来乍到

    75

    主题

    87

    帖子

    277

    积分

    初级会员

    Rank: 2

    积分
    277
    发表于 2021-5-9 11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  华为真的不造车吗?

      不造车,是近年来华为高层对外的“统一口径”。华为真的不造车吗?

      4月12日,2021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,在记者提问环节,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第一个被问到的问题,依旧是关于汽车。徐直军表示,华为的答案还是不造车,只做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,用ICT能力赋能汽车行业。

      他谈到,这是一个老问题,在美国制裁华为之前,他就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。他此前也在北京车展、上海车展,和汽车圈媒体详细解释过。但是大家还是不怎么相信,尤其是在小米官宣造车之后。

      重注智能汽车,目前看来却只做一级供应商

      华为在想什么?

     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但如果说了四遍,这件事情就开始变得格外重要了。11月25日,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出一份名为《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》的内部决议文件,签发人是任正非。

      先卖全栈能力给车厂?

      这项决议主要内容有两点: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合并至消费者业务BG,统一由余承东挂帅;重申华为不造车,聚焦ICT技术,做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,帮助车企“造好”车造“好车”。

      对华为高层来说,不难预料,一旦宣布汽车业务与消费者业务整合,将会再次引发一场“造车”猜测风暴。所以决议中还附加了一条声明:以后谁再建言造车,干扰公司,可调离岗位,另外寻找岗位。

      值得注意,首先,这份文件属于很少对外公开的华为EMT(经营管理团队)决议,足见华为高层当前的决心。然而,这份不造车声明的末尾,又意味深长地写着“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,有效期为3年”。

      其次,文件发布后,华为内部员工也报以极大的热情围观和“拍砖”。比如华为不造车,造移动智能全屋(类似房车);不造汽车,可以造拖拉机嘛,20年前就想干了啊;熟悉的老板,他又回来了~

      还有一条评论比较实诚:我们首先把核心技术做好做强,如果买车零部件都能很好生存,那么我们会继续坚持战略不造整车。如果大家不买我们零部件、自己造,对不起我们造整车也不迟,以后叫智慧车。

      在当前可落地的智能汽车量产成果上,“智能座舱”和 “自动驾驶”是竞争的两条主线。

      以阿尔法S为例,该款车搭载了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,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,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、智能网联、智能电动、智能车云服务,以及激光雷达、AR HUD在内的30个以上智能化部件。

      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,华为提供三种高阶自动驾驶模式:

      一是目前仅限北上广深开放的NCA模式,车内预制高精地图,用户只需要在地图中输入目的地,然后通过车辆的巡航拨杆,可一键开启此功能;二是ICA+ 模式,这种模式无高精度地图,该模式具备自我学习能力,但无法实现点对点自动驾驶;三是 ICA 模式,这种模式类似于特斯拉 Autopilot,可以在驾驶员保持注意力的情况下,实现驾驶辅助功能。

      从NCA到ICA,三种模式,可以简单理解为,自动驾驶的能力从最高到最低。“华为自动驾驶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。”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,“这不比特斯拉差。”然而,与特斯拉的整车制造和智能化技术均采用全套自研不同,华为至少目前将自己定义为“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”。

      也就是说,华为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类似特斯拉,推出华为牌汽车。目前华为想做的,更确切的表达方式是:希望车企能采用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全套解决方案。为车企提供智能解决方案,这样的战略在华为内部早就已经开始重兵部署,其他几大巨头,如阿里、腾讯等科技公司,也早在前几年就开始用不同姿势部署这个市场,比如,腾讯的优势产品是微信,腾讯将微信的能力导入到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中。中国车市已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,智能网联被认为是跳出目前竞争困境的新利润极。具体而言,华为自动驾驶在体验上称可达到 L4 级别(完全自动驾驶),但在法律上是 L2(驾驶辅助)。二者的区别是责任主体还是驾驶员。L4当下还受限于法规和场景的应用却作为智能汽车的标配,成为溢价关键。

      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新势力小鹏汽车的一线运营管理人员告诉《财经》记者,今年开始,消费者对智能网联功能的在意程度有了质的提升。

      他判断,这个市场的需求推高了竞争层次。完全自动驾驶这种功能,即便现在用不上,但是车辆上市时就得具备这些能力,否则没有卖点,“卖不出去,还谈什么竞争?”华为目前已经初步具备“帮助车企造好车”的全栈智能能力,涉及芯片、操作系统、语音、地图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车路协同、自动驾驶,甚至包括未来软件的迭代升级和云端数据训练。

     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,所谓“全栈”的智能能力,可以简单理解为掌握所有环节研发或控盘能力,包括底层到应用层,能独立形成系统闭环。

      近年来,由于顾忌与众多车企合作关系的存在,华为多次公开、直接地回应有关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的传言,尤其是在华为每每有“造车”行业相关动作时。其中目的很明显,就是告诉汽车厂商,不会和它们抢客户。

      早在2015年,时任华为副董事长、轮值CEO郭平,就曾经在一个汽车行业的论坛上坚决否认,华为有进入汽车制造业的计划。他还比喻,华为和家具厂一样,家具厂看中的是沙发,华为看中的是各种连接设备。正是这一年,华为接连拿到了来自奥迪、奔驰的通信模块订单;2016年9月,华为又与奥迪、宝马、戴姆勒、爱立信、英特尔、诺基亚及高通联合成立“5G汽车联盟”,推进车内5G通讯技术的应用。

      与此同时,业界也在传闻,华为可能与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,以及整车代工商麦格纳展开战略合作,推出华为品牌汽车。当时华为否认称,“没有进入汽车制造业及推出华为品牌汽车的计划。”

      到了2017年11月,华为与标致雪铁龙建立车联网战略合作关系;2018年6月,华为与奥迪达成合作,计划于2020年推出搭载5G技术的车型。同时传闻也再起,华为会联合汽车创业公司,曲线进入汽车行业。华为自然再次予以否认,但对各界人士乃至车企而言,这种否认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。首先,华为已否认太多次,公众已司空见惯。其次,华为也一再否认进入手机、电视市场,可终究还是破门而入、一骑绝尘。可想而知的是,华为是否会进入汽车领域,取决于任正非以及三位轮值董事长徐直军、郭平、胡厚崑等高层的决策,最关键的还是任正非的态度。而任正非一直不喜欢徐直军那些关于汽车太过创新的想法。

      但是,舆论并不是都站在任正非这一边。2018年,一篇《华为蓝军批判任正非10宗罪》在网上大热。文中说的是华为内部举行的一场批判和自我批判活动,任正非第二条罪状是“过早否定新技术、新事物”。几乎众所周知,任正非是典型的“长期主义者”,希望公司能够更聚焦在自己已有的主营业务上。除了聚焦,他的两个常用词汇是“黑土地”、“打粮食”,即所有业务都要能像黑土地一样长出粮食,养活自己。然而,汽车业务可能短期内不符合这样的标准,同时任正非对这个话题的态度也一直是有所保留。因此,在2018年的年度战略会议上,华为管理层内部做了一个重大决策:华为不造车,帮助车企造好车。

      随着国际局势和行业形势变化,任正非也更认可了车联网价值。2019年4月,他在《不懂战略退却的人,就不会战略进攻》的内部讲话中首次指出,车联网、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是华为未来的三大突破点。

      但我始终抵抗不了内心深处的另一个想法:起不来,醒不过来,不是因为没有足够重要的事情要做,或者说没有足够强大的信念支撑着我吗?

      要在智能汽车领域重新做起一套大而强的生态,对于目前的华为来说,并不算容易。华为目前布局有Harmony(鸿蒙)操作系统HOS,基于Harmony操作系统,可以构建整个座舱的生态,华为提供语音、语义、视觉、音效等基础能力开放给第三方应用。这也是当下国内科技公司跨界汽车领域的主流方案。通俗理解,华为等科技公司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“汽车界的安卓”,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利用华为平台提供的硬件能力和软件系统、数据信息,自行开发软件。

      此前在手机端,华为的生态圈相对封闭。“我们缺乏做软件的基因。”前述华为技术人员告诉《财经》记者,和英伟达这样成熟的生态相比,华为起步较晚,“所以还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去做开源生态。”华为的另一个挑战是平衡成本和能力。用高成本的技术去展示给外界,是目前一些科技公司的普遍做法,“秀肌肉”可以被“叫好”,但能不能“叫座”,是一个更现实的命题。如果大规模量产,这将成为华为能否在这个市场走得更远的重要因素。

      华为员工称,目前华为表现出不输于特斯拉,主要是因为采用了成本更高的激光雷达,“离开了激光雷达,算法上我们是没有优势的。”

      华为拥有逾2000 名和自动驾驶业务相关的研发人员,其中超 1200 人为算法工程师。

      多位业内人士向《财经》记者表示,长远来看,算法的竞争不存在绝对壁垒,但是现阶段,自动驾驶的算法仍有很大优化空间。

      威尔森智能网联应用中心总设计师竺大炜告诉《财经》记者,华为和特斯拉的差异首先是中美路况的差异。在中国市区仅靠一颗激光雷达是无法保证视角无盲区,极狐用了三颗激光雷达,还有6颗毫米波雷达、13个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,实现360°全方位覆盖,避免雨雾天气削弱激光雷达效果。

      不过,极狐和华为都是在打样,而特斯拉要考虑大规模量产和销售结果。国内堆料的思路还是为了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,先保证第一步能活下去;真正要量产了,也是要做减法的。

      他的观点得到了前述华为员工的认同。“在保证整体功能算力的情况下,华为提供的计算模块如内存颗粒和芯片颗粒,已经在想办法替换为低成本一些模块,这也是为了车企考虑。”

      华为在智能电动车市场目前的另一个渴求点是拿到更多数据。

      和特斯拉通过大规模量产获得的实际驾驶数据不同,此前,华为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有限路测。《财经》记者了解到,华为有类似特斯拉的影子模式,可以不断学习车主的驾驶行为并进行迭代。此次华为与北汽的合作有相关协议,北汽将会反馈给华为阿尔法S的用户数据。和前面几个因素比较来说,现金流反而不是华为的当务之急。有华为相关人士向《财经》记者透露,在公司车库里,有数百辆市场价在50万以上的豪华车,而这只是华为用来测试自动驾驶方案的改装车。

      据华为官方透露,每年将投入10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的研发,保持30%左右的增长速度。自动驾驶将是一场销金游戏,即便对于华为这种体量的大型科技公司而言。不过,鉴于华为目前的现实情况,根据前述几位华为人士的综合信息显示,华为当前采取的更多是相对安全的“策略性布局”方式。即阶段战略上不可能扩张太大,会集中力量在几个点上。

      另有受访华为员工表示,华为没有立刻造车,钱确实是制约因素之一,“过了这段时间,那就不好说了。”

      尾声

      当前,美国政府的“极限施压”,已导致华为手机走向“无芯可用”境地,最终荣耀手机业务剥离… 华为在2020年,经历了多轮暴风雨,急需稳住整体阵脚。而此时树一个造车招牌,势必会接受舆论炙烤。

      另一方面,经过多年耕耘,华为也已经与国内外一众整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,联合实验室、技术开发等项目都已经成型,而且在常态化推进。因此,贸然涉入整车,也会引发这些合作车企的剧烈反弹。

      而在投入周期上,零部件公司也有其自身挑战。比如从进入车企的供应商名单,再到跟随一款车型走完项目周期,基本在5年左右。华为对此显然有足够预期,甚至称得上在激烈竞争中十分沉得住气。徐直军日前表示,华为今年已向汽车BU投入5亿美元,短期内不会考虑盈利。“华为对每个产业都有一套逻辑,从立项开发到当期盈利再到累计盈利,平均周期为8年。华为对汽车产业也是有耐心的”。

      然而,早在一二十年前,为了聚焦主力业务,任正非曾数次表示,华为不再做手机业务。但此后却投资十亿,让华为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。另外,华为也曾多次表示不做电视,后来却上市了智慧屏。

      由此,随着形势变化,未来不排除华为搅局汽车整车制造行业。近年来,华为车联网团队、产品和技术已经开始陆续上车,再用3年时间,这些技术和产品也会跟随车企走完一个新的项目周期。而在3年“有效期”到了之后,华为将何去何从,且拭目以待。毫无疑问,华为手机业务正受限,消费者业务面临困境,亟需开拓创新从而获得更大的增量空间。基于此,汽车领域无疑是一个恰好的选择。

      2018开年,发改委《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(征求意见稿)》发布:2020年,中国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要达50%,初级车联网实现90%覆盖;2025年,新车100%智能化,建成5G高级车联网,高等级智能车实现大规模应用。

      在巨大市场面前,不难看出华为加速推进汽车业务是真,对造车敏感也不假。而目前,华为在加码汽车行业同时,再次强调不造车,更明确给出了在互联网+出行领域的发展方向,暴露出它“不造车”的背后野心。此外,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中国开启自主车企与外资合资的发展模式后,国际车企巨头“雄霸”国内汽车行业一直到现在,而自主汽车只在夹缝中获得一定发展。未来,若华为入局整车行业,或也不失为幸事!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42

    帖子

    127

    积分

    初级会员

    Rank: 2

    积分
    127
    发表于 2021-5-9 11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mark mark!!!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58

    帖子

    122

    积分

    初级会员

    Rank: 2

    积分
    122
    发表于 2021-5-9 11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楼主好棒,收藏备用!!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42

    帖子

    127

    积分

    初级会员

    Rank: 2

    积分
    127
    发表于 2021-5-9 11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楼主辛苦了!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66

    帖子

    142

    积分

    初级会员

    Rank: 2

    积分
    142
    发表于 2021-5-9 11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感谢楼主分享!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59

    帖子

    118

    积分

    初级会员

    Rank: 2

    积分
    118
    发表于 2021-5-9 11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小手一抖,积分到手!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26

    帖子

    60

    积分

    新手上路

    Rank: 1

    积分
    60
    发表于 2021-8-6 17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不错呀!!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96

    帖子

    154

    积分

    初级会员

    Rank: 2

    积分
    154
    发表于 2021-8-18 02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感谢楼主分享!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67

    帖子

    133

    积分

    初级会员

    Rank: 2

    积分
    133
    发表于 2021-9-15 12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非常好!!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0

    主题

    40

    帖子

    62

    积分

    等待验证会员

    积分
    62
    发表于 2021-10-3 16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赞!赞!!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手机版|小黑屋|南京论坛 |网站地图

    GMT+8, 2025-4-4 09:31 , Processed in 1.021830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南京论坛丨联系我们:jinling@jinling.ren

    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